逻辑代数系统由基本公式、常用公式、基本规则三部分构成。掌握了这些,设计出的电路可以尽可能地简单,减少故障几率和元件使用;编程时,如果掌握了逻辑函数化简,也能增加条件判断式的可读性,避免写出垃圾代码。
一、基本公式
正如加减乘除中存在各式运算律一样,逻辑运算也有运算规律。本章中,我们主要考虑与、或、非运算;异或、同或的运算律可以很方便地推导出来。我们从常量的运算开始。
0+0=0,0×0=0,0′=1,0+1=1,0×1=0,1′=01+1=11×1=1 以上相当于把真值表重新表达了一遍,比较直观。
接下来,我们开始把式子抽象化,把其中一个常量用变量A代替,看看常量与变量的运算(0 律与 1 律):
0+A=A,0⋅A=0,1+A=11⋅A=A 这些也很好理解,只要把常量运算公式两两合并就可以得到。时刻要提示自己:变量的值只有 0 与 1 两种情况。
最后,是变量间的运算,即基本运算律:
提示:在布尔运算中,运算优先级是 非 > 与 > 或。
(1)交换律、结合律、分配律
这些公式基本和四则运算中的形式一样:
A+B=B+A,(A+B)+C=A+(B+C),A(B+C)=AB+AC,A⋅B=B⋅A(AB)⋅C=A⋅(BC)A+BC=(A+B)(A+C) 特别的分配律:由于在布尔运算中,与运算和或运算常常处于可以互换的地位,因此,我们也有A+BC=(A+B)(A+C)。它和与对或的分配律非常接近,只是“与”和“或”调换了而已。可以证明一下公式的正确性:
(A+B)(A+C)=A⋅A+AB+AC+BC=A+AB+AC+BC=A(1+B+C)+BC=A+BC 分别用了:与逻辑分配律;重叠律(见(3));与逻辑分配律逆命题;1 律。
(2)还原律
A′′=A 很直观,变量两次取反后回到它本身。和语言中的“双重否定”是一个概念。
(3)重叠律
A+A=A,A⋅A=A 这两个式子比较难理解一点。但毕竟,布尔运算与四则运算中的“加法”“乘法”不是完全一致的——如果写成A∪A=A,A∩A=A,或者 A || A == A, A && A == A
,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。在学习逻辑运算时,有许多迷惑性的符号——比如“0”与“1”,它们并不存在大小关系,而只是“真”与“假”的对应关系,与数字 0 和 1 无关。
一道十分有趣的题目:能否通过A+A=A推导出A=0?
不能。由于布尔运算中没有“减法”运算,因此不可以把等式两端同时减去A。这告诉我们,虽然乍一看形式十分接近,但仍然不能被算术运算中的思维误导。
(4)互补律
A+A′=1,A⋅A′=0 因为A与A′中有且只有一个为 1,因此可以回到 1 与 0 的运算上来理解。
(5)德·摩根定律
迎接逻辑学中最著名、最经典、最实用的定律:
(A+B)′=A′B′,(AB)′=A′+B′ 它如此优美,如此简洁地表明了与逻辑和或逻辑相互转化的关系。用非常数学的话说:
并集的补集是补集的交集,交集的补集是补集的并集
或者,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——
一架飞机能成功降落的前提是前后起落架均已放下,缺一不可。所以,飞机不能降落,是因为“没有既放下前起落架又放下后起落架”,或者说是“没有放下前起落架或者没有放下后起落架”。
此公式的用途之一是去括号。初学时,常常不自觉地写出(AB)′=A′B′这样的式子。但实际上,去掉带取反的括号时,或要变与,与要变或。
还有一个用处是转换与逻辑和或逻辑。如果在电路设计中只能使用“或”和“非”两种逻辑,我们也照样能表示出与逻辑——AB=(A′+B′)′。就比如之前提到过的,Minecraft 游戏中便只有“或”和“非”,但能够创造出所有逻辑元件,原理就在于此。
二、常用公式
以上公式都比较简单,使用时局限性也比较大。所以,我们还推导出了一系列常用公式。它们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(基础公式中的德·摩根定律除外)。
注意:在之前的描述中,尽量避免了出现“相加”“乘积”这样的字眼,以防造成误会;但为了叙述方便,接下来会经常出现这些词汇,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加法”“乘法”,请务必注意。
(1)吸收公式
A+AB=A 两项相加,且其中一项(A)是另一项(AB)的因式时,另一项中的其他因式就被吸收了。
证明:A+AB=A(1+B)=A。先提取公因式;再运用 1 律。
这里一系列公式的表达都非常简单抽象,而实际运用时,这两项不一定会长成A与AB的样子,但哪怕是A(X+Y)M′+A(X+Y)(B+C′+D)M′E′F′G这种庞大的式子,只要眼光毒辣,也能发现公因式,并化简成A(X+Y)M′。
(2)消因子公式
A+A′B=A+B 两项相加,且其中一项(A)取反后是另一项(A′B)的因式时,另一项中的这个相反因式就被消去了。(不要在意“吸收”“消去”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,只是为了区分这两个公式而已)
证明:A+A′B=(A+A′)(A+B)=1⋅(A+B)=A+B。其中提取公因式一步比较难想到,是证明过程的重点。
要注意区分吸收公式和消因子公式:一个是相同的因式,一个是相反的因式;一个直接消去两项中较大的一项,一个仅仅去除部分因式。
(3)并项公式
AB+AB′=A 两项相加,部分因子相等(A),剩下的互补(B与B′),那么可以合并成一项公有因子。
证明:AB+AB′=A(B+B′)=A⋅1=A。
(4)消项公式
AB+A′C+BC=AB+A′C 这个较为复杂:三项相加,两项中部分因子互补(AB中的A与A′C中的A′),剩下的都是第三项(BC)的因式(这两项的乘积不一定要和第三项相同,只需都是第三项的部分因式),那么第三项可以消去。
证明:
AB+A′C+BC=AB+A′C+(A+A′)BC=AB+A′C+ABC+A′BC=(AB+ABC)+(A′C+A′BC)=AB(1+C)+A′C(1+B)=AB+A′C 这个公式使用频率不算很高,但它的证明用到了一种很有用的思想——引入冗余项,以进行进一步简化。可以看到,证明开头,逆运用并项公式,创造了一个新的项,随后和另外两项分别合并。除了这种用法,还可以利用重叠律A=A+A,重复写入一项,再和其他项化简。这种方法很有用,但需要训练才能掌握。
三、基本规则
何谓基本规则?很难说清楚。但大概地讲,它描述了对等式进行恒等变形的一些方法。
(1)代入规则
将逻辑函数式中任一变量(或函数)用另一变量(或函数)替换,等式仍成立。这类似方程化简中的“换元法”思想。
如果有方程:F(M(X,Y,Z),B,C,...)=G(M(X,Y,Z),B,C,...),其中F,G,M均表示函数,则可以设A=M(X,Y,Z),从而得到F(A,B,C,…)=G(A,B,C,…)。
举个例子,之前提到,常用公式不仅仅局限于两到三个变量的运算,还可以拓展到更多变量,这可以用代入规则解释。以消因子公式为例:如果有(M+N)′+(M+N)XY,则可以设A=(M+N)′,B=XY,把式子变形成A+A′B,然后运用公式。
(2)反演规则
再看看德·摩根定律:(AB)′=A′+B′,(A+B)′=A′B′,它可以同样通过应用代入规则,拓展到多个变量:(ABC…)′=A′+B′+C′+…,(A+B+C+…)′=A′B′C′…。
注意到,等式的左边是一系列项的积或和,并进行了取反,而等式的右边则是这个反函数的展开。由此,我们可以推导出化简一个函数的反函数——或者叫反演——的规则。这个规则就是反演规则。得到函数的反演式有两步:
- 加变乘,乘变加——对应德·摩根定律中与和或的转换,并保证运算顺序不变;
- 对每个量取反(包括变量变为反变量和 0 变 1,1 变 0),但保留非单变量的非号。
比如,((A+B)C+0)D′⋅1,先变换符号:((AB)+C⋅0)+D′+1,再对变量逐个取反:((A′B′)+C′⋅1)+D+0,最后检查运算顺序,并通过添加去除括号调整:(A′B′+C′)⋅1+D+0。就这样,得到了原函数的反演函数。
(3)对偶规则
这个规则便是之前提到的“与逻辑和或逻辑常常可以互换”的一个严谨定义。对偶式的得到也有两步:
- 加变乘,乘变加,保证运算顺序不变;
- 0 变 1,1 变 0。
对偶式的性质是:若两个逻辑式F1=F2成立,则它们的对偶式F1D=F2D也成立。比如由于A(B+C)=AB+AC,通过对偶变换就可以得到A+BC=(A+B)(A+C)。这一套东西其实比较无聊,也没什么用,但挺神奇的。
对偶规则也是由德·摩根定律推导而来的,具体证明过程比较 trivial,不再赘述。其实,对偶式和反演式的本质区别就是没有了“对所有量取反”这一步。但为什么要保留“对常数取反”呢?如果没有这一步——比如,0+A=A的对偶等式是1⋅A=A;如果不对常数取反,就有0⋅A=A,显然不成立。
第三、四章一开始非常难理解,总结一下公式:
- 0 律:0+A=A,0⋅A=0
- 1 律:1+A=1,1⋅A=A
- 交换律:A+B=B+A,A⋅B=B⋅A
- 结合律:A+(B+C)=(A+B)+C,A⋅(B+C)=(AB)⋅C
- 分配律:A(B+C)=AB+AC,A+BC=(A+B)(A+C)
- 还原律:A′′=A
- 重叠律:A+A=A,A⋅A=A
- 互补律:A+A′=1,A⋅A′=0
- 德·摩根定律:(A′B′)=A′+B′,(A+B)′=A′B′
- 吸收公式:A+AB=A
- 消因子公式:A+A′B=A+B
- 并项公式:AB+AB′=A
- 消项公式:AB+A′C+BC=AB+A′C
为了加深理解,可以尝试一下用公式化简这些逻辑函数式。化简要求:写成若干乘积项相加的形式,没有括号,乘积项数量最少,每个乘积项中因子最少。如果思路受阻,可以随时查看上面的公式。
- AB(A+BC)
- A′BC(B+C′)
- (AB+A′B′+A′B+AB′)′
- (A+B+C′)(A+B+C)
- AC+A′BC+B′C+ABC′
- ABD+AB′CD′+AC′DE+AD
- (A′B+AB′)C+ABC+A′B′C
- A′(C′D+CD′)+BC′D+ACD′+AB′C′D
- (A+A′C)(A+CD+D)
参考答案:
- AB
- A′BC
- 0
- A+B
- AB+C
- AD+AB′C
- C
- CD′+C′D
- A+CD
题目来源: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,张俊涛著,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版